樂易教程新版序
樂易教程出版已有3年的時間了,在這3年的教琴實踐中我又有一些新的看法想法,同時也在學生的教學實踐中證明比我已往的教學法更有效,這些新的觀念方法當然要放進我的教材中。
在此同時我還發現到有些曲子先後的順序似乎有前後對調的需要(依據學生學習的狀況判定),另外有些地方的進度似乎過快,可以編排得更細膩讓教學的品質更好,學起來更容易,例如八分音符的學習就是。再加上原來就存在的錯誤,例如讓我很在意的作者,明明不是我卻誤植上我的名字等,這些在在證明告訴我此教材修訂的必要。
既然要修訂就要把它做得更好,之前為了編寫教材我收集了不少童謠民歌,但還是不夠,很多地方是將就,其他人看不出來,然而我卻心知肚明,這次我特地收集小學到高中音樂課本裡的曲子,這樣一來大大的豐富了曲目的多樣性,同時也更貼近現代的學生(我認為耳孰能詳的曲子和現在孩子的認知是有差距的),有這樣的利器對我這次的修訂更加的順手,當然也就更完善。
在台灣普遍使用的小提琴入門教材都是日本人編寫的,例如篠崎和鈴木,而這些教材編寫至今都有數十年將近百年的歷史了,更不要說貼近現代。在編寫樂易教程之初我不但考慮到學生耳孰能詳的曲子,更要貼近此時此地,例如選用一些台灣民謠,沒想到好玩的是發生了。有學生學會了燒肉粽也背好了,有機會放假回鄉下拉給阿公阿媽聽,阿公一聽高興極了說:小提琴也可以拉台灣民謠喔,哈哈哈。之後就給小孫子一個紅包,類似的事件還有好幾件。
小提琴當然可以拉台灣民謠啊,也有這樣的曲集,只因為不是教材所以知道的人比較少而已。教學的過程中我經常會問學生這首曲子聽過沒有以確定我選曲是否恰當,我驚訝的發現現在的小朋友聽過的台灣民謠還真少,所以我更堅持要放進台灣民謠,然而也不可以因此就選用大量的台灣民謠而罔顧其它造成偏頗,因為是教材就必須循序漸進有計畫有條理的前進,一定要考量周全,均衡系統而豐富,所以原有的中國民謠和台灣民謠之外再加上客家民謠和原住民民謠。除了本地之外還有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等國的民謠兒歌,除了兒歌民謠之外古典音樂的樂曲自然不在話下,程度越高選用越多,到第5冊(相當於篠崎第3冊)開始全都是古典音樂的天下了。希望這本教材不但能建立學生紮實的基礎,更能讓學生豐富的學到各種不同風格的音樂。
這次的修定讓這本教材更加的完善,希望大家也能學習的更輕鬆更愉快,老師使用的更順手。
張家禎
2013.02.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